从“土三论”到“全球潮品”,这里的“三蹦子”如何“闯世界
新华社南京11月2日电(记者雷晶、毛军)曾经被认为是“土人”象征的中国电动三轮车,正以其轻便、实用、性价比的独特之美环游世界,成为欧美庭院、东南亚、南美庄园步道的一道“新风景”。这一趋势的背后,是江苏徐州奉贤县从贫困县摇身一变成为全球最大三轮车生产基地的故事。 10月16日,电动三轮车准备发往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一家电动汽车生产企业。新华社记者毛军摄 20世纪80年代,丰县以果树种植为主。为了减轻运输负担,脚踏三轮车在农民家中普及,出现了作坊式三轮车生产。谁能想到,这家“土气”生意竟然成为了这个小镇进军全球市场。 2000年左右,两轮电动车悄然出现。丰县农民康云清灵机一动:“自行车可以电动,三轮车为什么不能?”他把这些零件组装起来,改装了该县第一辆电动三轮车。 2002年,他创立了一家公司,开启了这个行业。随后的几年里,一批奉贤企业纷纷押宝这条赛道。到2010年,丰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动三轮车生产基地之一。 10月16日,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一家电动汽车生产企业的工厂里,工人们的慈悲滚向聚集的电动汽车。新华社记者 毛军 摄 今天奉贤电动汽车产业园已满员。在江苏宗申车业有限公司的工厂里,机械臂经过精密焊接和涂装,车辆在生产线上快速组装。公司产品有蜂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个钠电新能源项目正全力推进,力争到2026年实现200万辆汽车的产能。在徐州盟邦电动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里,8条生产线正在全速运转,最快40秒以上即可组装整车。该公司总经理刁亚斌表示,公司长期遵循“智能制造”和创新,拥有77项国家专利。 10月16日,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一家电动汽车生产企业的工厂里,工人们正在焊接电动三轮车配件。新华社记者 毛军 摄 成熟的产业链是丰县“三蹦子”的主要优势。多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零部件可以供应到丰县,很多上下游企业都可以就近供货。完整的产业链带来强大的成本优势效益和市场稳定。产品形态也不断突破——从农业到物流,从卫生到旅游,定制模式应有尽有。许多车辆还配备了大型液晶显示屏、加热和冷却空调,并且可以通过蓝牙进行锁定和连接。江苏珠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银虎表示,公司会提前调查目标市场的路况、规则、规定、驾驶习惯等,对产品进行适配。 “三藤子”已成为奉贤县与世界沟通的一张生动名片。每年举办的本地展会都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买家。目前,丰县已形成产业集群,电动三轮车年生产能力超过500万辆,占全国市场份额60%以上。今年1-9月,全县工业产值监管电动汽车同比增长21.7%,外贸进出口额增长41.5%。 10月16日,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一家电动汽车生产企业的工厂内,工人们正在组装电动三轮车。新华社记者毛军摄 站在新起点上,奉贤瞄准高端产业方向。通过建立研究机构、深化产学研合作、系统化消除强势延伸等举措,拓展专用及特种车辆领域。到2025年,已成功签约新型专用车等项目22个,计划投资121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