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GDP增长5.2%,新生产力和消费拉动中国经济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8%。 《三季度经济报告》揭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重要趋势:以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正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与此同时,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继续发挥主引擎作用。新生产力:产业升级的“加速器”。作为国民经济的“压舱石”,该行业前三季度持续表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9月份增速达到6.5%,创三个月新高。什么是标准杆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与新生产力相关的产业不断涌现: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集成电路制造业、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和20.5%。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计算机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9.8%、40.5%和98.0%。
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先进部署,带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数码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7%,信息传输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2%。智能博士等新兴领域的附加值一飞机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分别增长59.9%和25.1%,推动我国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消费: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前三季度,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最终贡献率达到53.5%,比去年提高9个百分点,体现了内需的强劲稳定性。这一成绩的取得并不罕见,得益于“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今年分四批发行的3000亿元超长期专项国债基金,有力推动了消费品以旧换新规模的扩大。政策影响显着,限额以上单位家庭用品、文化办公用品、家具、通讯设备等贸易相关商品零售额保持两位数增长值得。截至9月10日,全国以旧换新申请量超过830万份,平均每天有3万多人申请新车。高节能家具、智能家电零售额持续快速增长,优质消费需求持续释放。政策政策 n:支持全年目标。尽管三季度GDP增速较二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但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强调,中国经济“稳”的格局、“进”的动能、“韧性”的特征没有改变。第三季度4.8%的增速依然高于大多数主要经济体,经济总量达到35.5万亿元,超过2024年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总量。展望四季度,多位专家表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有基础和支撑的。全年增长目标5%左右,但这还需要努力。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指出,包括宏观在内的居民收入和消费政策的影响逐渐显现。加上A股市场走强带来的财富效应,居民消费有所回升。与此同时,企业收入改善和财政政策预计将提振固定资产投资。针对外部环境负面影响、国内有效需求低迷等挑战,专家建议出台新一轮稳增长政策,主要是强化财政、金融锻炼,加大稳房地产市场力度,包括加强城中村整治和防止房地产开发新发展的政策,构建房地产开发新模式。王庆东方金城首席宏观分析师何宁认为,随着供需双方“加大促房企止跌企稳力度”措施的陆续出台,四季度楼市降温势头将得到遏制,房投企业回款拖累效应有望减弱。 (文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