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三季报:AI驱动营收复苏,业绩轨迹截然不同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2025年行业第三季度已正式结束,呈现显着的“结构性繁荣”特征。在AI算力、高端存储等强劲需求带动下,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明显恢复,32家企业利润同比翻番。但行业整体收入仅小幅增长0.2%,暴露出消费电子等传统赛道需求疲软的事实,行业多元化持续加剧。盈利能力复苏一直是今年第三季度报告的主要关键词。数据显示,前三季度166家A股半导体上市公司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中位数达到19.9%,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14.8个百分点,标志着行业2023年y正在走出低谷,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AI浪潮催生“高材生”,32家公司净利润翻倍。在半导体周期的复苏中,人工智能是当之无愧的主要引擎。前三季度,共有55家半导体企业归属母公司盈利同比增长超过50%,其中32家净利润同比增长一倍以上。他们的表现令人惊叹。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经营业绩产生了积极影响”,成为高成长企业财报中的高频词。光芯片龙头元杰科技受益于CW硅光产品在数据中心的出货量增加,净利润同比增长193倍; AI芯片独角兽寒武纪营收增速高达2386.38%,净利润增长321.5%。此外真雷科技、思瑞普、伟驰科技等公司在各自细分领域也实现了数倍的营收增长。模拟芯片厂商Sirip成功扭亏为盈,前三季度净利润达到1.26亿元。该机构研究机构透露,汽车、通信、消费和工业市场四大市场实现同比、环比快速增长,为实现全年业绩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多元化结构进一步强化。尽管营收数据亮眼,但该行业整体营收增速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统计显示,前三季度166家企业营收总额达4392.06亿元,同比小幅增长0.2%。收入中位数增速也从去年同期的21.8%下降至今年的17.85%。 AI算力、高端存储、家电等共同前进。其中,AI算力芯片方面,海光信息取得上市以来同期最佳业绩,营收和净增分别达54.65%和28.56%。高端存储方面,在AI服务器和工厂局部产能向高端转移的背景下,存储领域开始了“量价热潮”。公司龙头蒙太奇科技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均超过57%,业绩再创新高。半导体设备方面,设备板块保持高景气,拓晶科技、中微电子等龙头企业持续交出业绩。拓晶科技前三季度营收增速超过105%。消费电子相关赛道仍在等待。传统消费电子产品业绩增速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的增长相对缓慢,成为拖累该行业整体增长的主要因素。外资重点关注龙头企业,未来投资主线将更加结构化为“聪明钱”代表的外资趋势,印证了市场对半导体龙头企业的信任。数据显示,中国大陆45家半导体企业持股比例超过2%,其中澜起科技、北方华创、豪威集团持股均超过11%,显示外资对该行业长期发展和当前业绩复苏的认可。市场普遍认为,半导体板块的投资逻辑已从过去的“普遍上涨”转向“结构化”市场。 AI算力、高端存储、家电材料、汽车级半导体等高景气行业由于强劲的需求和明显的增长潜力,预计将继续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文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