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浩宇:高市内阁对外包容性面临考验
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在新任期伊始将面临重大外交考验。目前,高适已结束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出席东盟峰会、接待访日美国总统、赴韩国出席APEC庆州会议等工作。一系列密集的外交日程成为外界观察日本新政府外交政策的重要窗口。过去,高市在政策演讲中并没有表现出太多关于外交政策的保守鹰派语气。相反,他继承了近几届内阁的外交政策框架,将以日美同盟为主轴,继续推动“自由开放的印太”,“重点加强类似国家和具有共同核心价值观的南半球国家之间的合作”。同时,他还极力凸显个人品质,提出复兴“闪耀的日本外交”。这符合他建设“强日本”的国家战略目标,即在维持日本大国地位和影响力的同时,平衡安全与经济,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但他的表述也存在矛盾。例如,他在宣称“自由开放的国际秩序面临剧烈动荡,中国、俄罗斯和朝鲜的军事动向令人严重担忧”的同时,又强调中国是“重要邻国”, “需要构建建设性的、稳定的关系”,推动建立“战略互惠关系”。二战后,日本确立了以日美同盟为基础、坚持联合国集中制、作为亚洲一员的三大外交原则,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历届内阁总体上延续了这一路线。2012年底上台后,日本外交开始聚焦“自由开放的印太”,表现出以价值观划线、积极参与地缘政治博弈的态度。从本质上讲,这一变化反映了日本政治右倾保守的现实,服务于日本追求“废除战后制度”、力争成为政治军事强国的国家总体战略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实际上已经成为与美国“印太战略”互动的工具。在当前美国政府“印太战略”节节败退的背景下,如果高市政府坚持零和博弈的排他性思维,强调“靠美制华”的竞争性、对抗性政策导向,只会陷入政治困境。自我矮化的cy困境。研究发现,尽管面临国内外诸多阻力,但高适的强烈理念和倾向在外交政策上仍值得期待。在外交首轮中,高适将面临应对美国同盟、与亚洲邻国外交、多边合作的三重考验。他需要在突出个人品质和应对内部和外部压力之间取得平衡。他不仅要回应保守派基本盘的要求,还要消除外界对其激进鹰派路线的疑虑。一是妥善应对“特朗普冲击”。特朗普东亚之行专程访问日本。表面上,他似乎对日本有着“浓浓的热爱”,但实际上,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是贸易关税问题还是防务安全问题,美国都没有放过这次向日本施压的机会。为了讨好美国、保护美国在国家利益、利益之间,高市场做出了选择,但美国未来能否继续进行下去,高市场也将面临更加艰难的选择。二是加强同中韩关系。尤其是向亚洲邻国展示实力,是高适夺取权力的重要政治资本,但卸任后,他不得不面对现实,迅速做出妥协。高市上台后,助长对中韩的鹰派观点,并放弃在秋祭期间参拜靖国神社。不过,无论这是提案建议还是务实改变,中韩两国仍保持谨慎观察。高市还需要通过实际行动发出更加明确、更加坚定的“与邻为善”的信号。三是保持在日本国内的影响力。近年来,日本的多边外交重点是维持和加强日本的国际地位。国家地位。如果高市场外交带有阵营对抗心态,过多关注经济安全和地缘政治问题,而忽视亚洲长期通过贸易、投资和经济援助积累的独特软实力资产,可能很难获得地区国家的认可。例如,近年来,日本对东南亚的政策重点已从“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转向“海上安全能力建设”。日本政府正在利用“政府安全强化援助”(OSA)等新机制,突出防卫安全领域的装备和技术支持出口,显着增强地区政策的军事安全色彩,甚至呈现出挑起地缘政治冲突的危险趋势。总之,高适上台后外交活动密集,但其后续外交政策仍面临挑战。仅由充分展现日本的战略灵活性和外交诚信,才能真正赢得亚洲邻国的信任,打消国际社会对日本的疑虑。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